智宇物联 专注于提供高稳定、高速率的三网物联网卡

焦作破解水稻种植痛点的数字密钥

  • 作者:智宇物联
  • 发表时间:2025年10月20日
  • 来源:智宇物联

一、风险预警:筑牢极端天气的 “第一道防线”​

持续秋雨引发的水稻倒伏、霉变等灾害,本质是传统种植中 “感知滞后” 导致的被动应对。物联网卡通过串联全域监测设备,构建起 “天空地” 一体化预警网络,从根源上破解这一难题。在射阳县芯谷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,862 台搭载物联网卡的传感器实时采集土壤墒情、植株茎秆强度等数据,经 5G 网络同步至云端平台,当监测到根系抓力下降 30% 时,立即推送防风固根方案,使倒伏率降低 62%。​

针对气象风险,物联网卡的低时延传输特性更显关键。中移物联网 “万象耕耘农田大模型” 依托物联卡接入的多源数据,将秋雨、倒春寒等灾害预警提前 7-15 天,精准度提升 40%。在河北高阳县水稻产区,该系统通过物联卡传输的遥感数据发现连续降雨引发的纹枯病征兆,24 小时内完成预警与防治指导推送,较传统人工监测效率提升 3 倍,挽回损失超千万元。​

二、精准种植:激活 “数据施肥” 的增产潜力​

物联网卡搭建的 “感知 - 决策 - 执行” 闭环,正在颠覆传统水稻种植的经验依赖。在如皋市白蒲镇的数字化试验田,物联网卡将土壤传感器、无人机、智能灌溉设备与云端平台无缝连接,构建起 “四张图” 管理体系:实时更新的墒情图指导灌溉,使水资源利用率提升 15% 以上;长势监测图生成靶向施肥方案,化肥施用量减少 10%-20%。技术员通过手机端即可接收物联卡传输的苗情数据,远程调控水肥供给,实现 “一株一策” 的精细化管理。​

这种精准化转型直接转化为产量突破。射阳县基地依托物联网卡支撑的数字农业系统,在粮食单产提升 11% 的同时,综合效益增加 5%;如皋试验田更实现单产增幅超 11%、综合增收 5%-10% 的双重成效,印证了物联网卡对 “降本增效” 的核心价值。​

三、产后减损:破解烘干紧缺的 “应急密码”​

面对烘干机 “一机难求” 的困境,物联网卡通过赋能设备智能化与资源优化,构建起产后减损的双重保障。在设备端,中联重科等企业的智能烘干机搭载物联网卡后,可实时传输温湿度、粮食含水率等数据,操作员通过远程平台调控参数,将烘干效率提升 25%,霉变率从 12% 降至 3% 以下。安徽正阳科技通过物联卡实现烘干设备集群管理,在销量同比增 40% 的情况下,仍保障设备利用率达 98%。​

在资源调度层面,物联网卡的全域数据汇聚能力打破设备供需壁垒。射阳县农业大数据平台通过物联卡收集全县 1.26 万亩稻田的收割进度与烘干需求,动态匹配闲置设备资源,使跨区域烘干调度响应时间从 48 小时压缩至 6 小时。这种 “需求 - 供给” 的精准对接,有效缓解了局部地区的设备紧缺压力,将雨后粮食霉变损失率控制在 5% 以内。​

重构水稻种植的数字韧性​

当极端天气成为农业生产的常态挑战,物联网卡已不止是辅助工具,更是水稻种植从 “看天吃饭” 转向 “知天而作” 的核心支撑。它既通过提前预警将灾害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,又以精准管控激活土地增产潜力,更在产后环节打通减损通道。在粮食安全战略背景下,物联网卡的部署深度,终将成为衡量水稻种植抗风险能力与产业化水平的关键标尺,推动农业生产向更高效、更稳健的方向转型。

文章标签: